创业故事|浙大毕业生辞职创业养殖山鸡
时间:2016-12-21 17:37:29 浏览量:627
浙大毕业生辞职创业养山鸡,高校毕业的高材生选择在城里做白领工作是大多数人的选择。然而,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,回到乡村创业养山鸡,需要不小的勇气。这位大学生叫涂文武,一个瘦小、憨厚的26岁年轻小伙子,他是金竹镇下古楼村人。
断然抉择养山鸡
也许是天生“不安分”,也许是大山孩子骨子里的那股韧劲、闯劲。涂文武时时刻刻在寻求实现梦想的机会。在上大学时候,他就曾经尝试过创业,和同学合伙开饭店。在义乌工作时,还摆过地摊。平时下班回家后,他总喜欢上网搜寻创业致富信息。“我儿子小的时候特有想法,记得读小学五年级那年,家人问他长大后干什么,他说要自己做生意当老板。”父亲涂尚农说。
2007年的一天,涂文武在衢州朋友家玩,被院子里几只漂亮的山鸡深深吸引。他立即向朋友咨询山鸡的养殖技术和市场前景。朋友告诉他,山鸡的市场需求大,属于稀缺性产品,且人工养殖在国内刚起步。涂文武想,自己的家在农村,养山鸡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,如果养殖成功,还可以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呢。于是,养山鸡创业的念头在他脑海里萌生。从那以后,他时刻留意与山鸡有关的信息,上网查阅有关山鸡养殖的资料,发现山鸡的市场需求量真的如他朋友所说那样,每年山鸡出口量达6000万羽,而现在国内的出栏能力每年只能达到600万羽,缺口非常大。于是,他铁了心,瞒着父母和妻子,于今年5月辞去了城里的工作,回到村里,开始描绘他的创业蓝图。
涂文武在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专业,对养殖方面一窍不通。从今年5月辞去工作后,他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,跑遍了广东、湖南、山东,湖北和福建等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,了解山鸡养殖方式,联系鸡苗来源,学习饲料配方、管理方法和防疫技术。他还买来《山鸡养殖技术大全》,上中国山鸡网邮购山鸡养殖光盘,自学山鸡养殖技术。
咬定目标不言弃
看到涂文武执著养山鸡,村里人议论纷纷。有的人说,农村出个大学生不容易,好歹在城市里找了份工作,好端端的办公室不坐,偏要跑到山沟沟里养鸡?也有的人说,他是城里呆不下去了,迫不得已……涂文武没有理会,也没有在意,他把这些说法当作无形的动力,埋着头,默默地编织他的“山鸡梦”。他在日记中写下:“不经历风雨,怎么见彩虹。”
在家里,母亲对他养山鸡也很反对,当年为了供他上大学,养猪、采点茶叶,生活过得很艰难。如今却要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家当农民,她怎能不心痛。看着儿子整天一个劲地扑在山鸡的事情上,有时看书直到深夜,在鸡场干活连饭都忘了吃,白天晒太阳,晚上还要熬夜,母亲背着儿子流泪好几回。
“你真的想好了?妈平日里也养过几只鸡,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。养几十只好说,你养那么多,卖到哪里去呀。再说,到时鸡病一发作,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。”母亲既无奈又担心地跟儿子说。涂文武不知道该怎样回答,只轻声地对母亲说:“请相信儿子。”
勤劳创业成气候
创业之初,对于涂文武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技术,而是资金。养山鸡虽然投入不是很大,但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,去年又刚结婚的年轻小伙子来说却是个大难题。为了供兄弟俩上大学,家里已经欠了不少债。亲戚朋友生活并不富裕,也没有多少钱可以借给他。
“在外地务工的弟弟对我支持很大,借给我两万元,父母平时养猪、种植板栗的一点积蓄也都给了我,信用社对我大力扶持,给我发放了创业贷款。”涂文武说。
筹到的钱大部分要用于买鸡苗,建养鸡场却没了着落。办法总比困难多。资金不够就自己动手建鸡场,为了创业梦想,涂文武没有喊过一声累。今年5月,他和曾一度强烈反对他养山鸡的父亲到杭州、福建、江苏等地考察,让父亲也了解养山鸡的效益和市场前景。不出所料,父亲也想通了,不仅把家里十余亩油茶山地腾出来建鸡场,还帮着儿子一起干。父子俩起早摸黑地干了半个月,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养鸡场终于建起来了,他把山鸡场取名为天野生态养殖场。
养鸡场建在山顶,通往鸡场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间小道,遇到雨天,饲料很难运上山。村干部和村民看到他们父子俩决心这样大,就一起帮着把崎岖颠簸的小道改造成了两米宽的机耕路。8月4日,从杭州引进的第一批800羽山鸡苗运进了他的鸡场。目前,涂文武的山鸡养殖场已养山鸡近3000羽,计划在年底前山鸡存栏达到5000羽。下步,他还想利用黄泥?天然的生态地形优势养野猪,承包鱼塘养鱼,在鱼塘里可以养野鸭,进行立体式养殖。金竹镇畜牧兽医站站长袁新军告诉记者,涂文武很好学,做起事来有股狠劲,他的创业精神令人感动。
想在农村创业做养殖,养什么好?